zh-hans W3C - 联盟法人实体 联盟法人实体 Tue, 22 Jul 2025 12:53:29 +0000 Laminas_Feed_Writer 2 (https://getlaminas.org) https://www.w3.org/zh-hans/ 正式发布:万维网联盟2025-2028战略目标与行动计划 Mon, 30 Jun 2025 21:30:00 +0000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25/public-release-of-w3cs-2025-2028-strategic-objectives-initiatives/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25/public-release-of-w3cs-2025-2028-strategic-objectives-initiatives/ Seth Dobbs(W3C首席执行官兼联盟理事长)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25/public-release-of-w3cs-2025-2028-strategic-objectives-initiatives/#comments Seth Dobbs(W3C首席执行官兼联盟理事长)

图片来自Flaticon.com

我于2023年底加入万维网联盟(W3C),恰逢联盟在这一年正式转型为美国501(c)(3)类公益非营利机构。在结识了W3C成员(包括W3C团队、会员单位以及广大社区)、全面评估这个具有三十多年历史的组织需要加强的领域,并规划如何通过web平台推动社会进步之后,我便开始拓展对外合作,积极与相关机构及合作伙伴建立联系。我们用了2025年上半年时间反复研讨,最终确定了W3C未来3至5年的战略目标与重点议题。今天,我很荣幸能正式发布这些规划。

我们将以W3C的实际影响力为导向,通过凝聚全球参与方共同制定开放标准,应对挑战、把握机遇,践行“让web惠及所有人”这一根本使命,最终实现连接人类、赋能世界的万维网愿景。

W3C的影响力源于其广泛的使命范畴和全面包容的方法体系:自三十年前成立以来,我们通过制定严格遵循无障碍、国际化、隐私与安全要求的可信国际标准,在推动全球可信解决方案方面始终发挥着关键作用。我们持之以恒的web标准工作,造就了一个互联互通的统一开放平台。这正是W3C影响力的最佳诠释。

以下承诺体现了W3C的四大战略目标:

  1. 尽管web已服务全球超50亿用户,数字鸿沟却仍在加剧。我们必须重新审视"web for all"的核心要义,并建立可持续的支持拓展机制。
    战略目标:构建多元化支持体系
    →  确保获取匹配资源以保障未来发展,从容应对变革挑战。
  2. 我们期待这一值得信赖的交流平台能汇聚更多富有远见的web技术专家与倡导者,因此我们的标准制定工作必须审慎考量其全球影响。
    战略目标:提升我们的影响力
    → 建立标准化评估框架,以科学方法界定、分析并传播W3C的预期战略影响。
  3. 基于我们在web伦理原则及行为准则推广方面的引领作用,我们必须加强同政策制定者与监管机构的合作:既要就技术层面提供专业建议并确保核心价值得以体现,亦需充分理解其需求对我们工作的影响。 
    战略目标:拓展影响范围
    → 扩大全球合作,鼓励广大社区及其代表参与,确保形成真正的全球视野。
  4.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社区力量的推动下,我们的工作格局已发生深刻变革。为此,必须系统评估组织的准备程度与架构适应性,通过结构性转型和运营优化积极应对发展挑战。
    战略目标:强化组织架构
    → 将W3C打造成为更具韧性、适应力与持久性的组织,确保在未来持续高效地履行使命。

这些长期目标将通过以下五项战略行动计划予以支撑,W3C团队将在2025-2028年间推进落实并持续跟进:

  • 架构演进:确保组织基础架构和流程体系符合发展需求,并能有效支撑未来工作。
  • 影响力框架:使W3C能够定性定量地定义、分析并传达我们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 合作拓展战略:通过加强与现有利益相关方(包括W3C会员、标准实现者、web开发者等)的关系并拓展能助力推进使命的新参与方,全面提升组织效能。
  • 技术战略:聚焦技术演进与新兴web及关联技术发展,保持持续竞争力。
  • 政策参与:凝聚社区力量,为监管机构及政策制定者提供专业洞见,推动政策制定充分吸纳社区智慧与价值理念。

总而言之,我们应当着力拓展支持渠道,发掘合作伙伴汇聚各方力量,深化会员协作以巩固现有成果,从而快速应对日新月异的环境变化并有效管控风险,同时持续优化组织架构与运营机制。我们创造的积极价值将吸引更多人参与构建和强化web生态,并在此过程中实现成长,进一步推动这一良性循环不断深化。通过实施支撑战略目标的各项举措,我们必将实现“让web惠及所有人“的终极愿景——一个始终以用户利益为核心、安全可信的web世界。

欢迎进一步了解《万维网联盟2025-2028战略目标与行动计划》。这份公开文档是在W3C团队及全体会员的审议修订后,经W3C董事会数周前批准通过的精简版本。

]]>
0
W3C公开征集董事会成员提名 Tue, 17 Jun 2025 13:47:00 +0000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25/w3c-seeks-community-input-for-board-of-directors-appointments/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25/w3c-seeks-community-input-for-board-of-directors-appointments/ Chris Wilson(W3C董事会发展委员会主席)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25/w3c-seeks-community-input-for-board-of-directors-appointments/#comments Chris Wilson(W3C董事会发展委员会主席)

W3C董事会(Board of Directors)现有空缺席位,将依据流程由董事会予以任命,任期两年。发展委员会一直在评估当前董事会需要加强哪些技能领域。W3C现诚邀社区协助推荐能够填补这些空缺的候选人。

根据当前董事会成员自我评估,我们认为亟需加强以下三方面能力:财务技能、法律专长以及筹募资历。同时,董事会期待加强与其他标准制定组织的战略合作,并进一步优化董事会成员地域结构——目前北美地区的代表比例相对于W3C全球会员地域分布存在差距。

董事会已制定相关文件,明确界定董事会职能范围,并详细规定董事应具备的专业资质及履职要求

我们诚邀各界推荐能提升董事会综合能力的合适人选,特别是具有国家级或国际非营利组织董事会任职经验的人士。

为拓宽候选人遴选范围,我们诚邀各界推荐。如有合适人选,请将推荐信息发送至专属邮箱:board-appointee-suggestion@w3.org。该渠道直达董事会发展委员会及执行团队。欢迎自荐或推荐他人,并提供简明扼要的提名信息。

特别说明:本次提名属于任命而非选举流程。董事会将基于候选人专业资质与董事会整体能力结构的互补性,通过集体审议确定(若存在合适人选)进入深度考察阶段的候选对象。

]]>
0
Web 从三十五年前开始起步,现已成为数十亿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Tue, 12 Mar 2024 14:10:00 +0000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24/from-a-humble-beginning-35-years-ago-the-web-is-now-central-to-the-daily-lives-of-billions/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24/from-a-humble-beginning-35-years-ago-the-web-is-now-central-to-the-daily-lives-of-billions/ Seth Dobbs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24/from-a-humble-beginning-35-years-ago-the-web-is-now-central-to-the-daily-lives-of-billions/#comments Seth Dobbs

图片来自 Tim Berners-Lee 于1989年3月12日撰写的《关于信息管理化的提议》。

“This proposal concerns the management of general information about accelerators and experiments at CERN. It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loss of information about complex evolving systems and derives a solution based on a distributed hypertext system.”

Tim Berners-Le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 Proposal", 12 March 1989

三十五年前的今天,Tim Berners-Lee 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首次提出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 简称 Web)的概念。

许多发明创造往往超越了它们的初衷,Web 也不例外。原本针对 CERN 所面临问题的提案迅速显现出它的普遍适用性,因为很多组织和系统都面临着类似挑战。

在很大程度上,Web 日益拓展的适用性要归功于三十年前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简称 W3C)的创建。Tim Berners-Lee 创建了这样一个组织来协调 Web 标准,旨在构建一致且可互操作的架构,以适应 Web 标准的快速发展。一个全球范围的标准化联盟推动 Web 前行,为全人类的广大利益而服务

多年以来,Web 及其基础标准持续发展为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1997年创建的 Web 无障碍标准计划(Web Accessibility Initiative 简称 WAI)对于实现让所有人(包括残疾人)都可以平等访问内容和网站具有开创性意义;1998年设立的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简称 i18n)框架让 Web 技术适应全球多种书写系统,缔造真正 world-wide 的万维网。同时,Web 平台持续发展,例如 Web 支付标准赋能电子商务,WebAuthn、DIDs、ActivityPub 等规范提供安全、保护隐私和稳健的线上体验。

W3C 也在不断发展紧跟 Web 前进的步伐,始终坚持以人为本:Web 必须为全人类服务。第一项重大举措是2003年制定的专利政策,确保技术规范建立在免版税的基础之上免费供公众使用,从而促进了规范的采纳与部署。另一项举措是2011年开始设立 W3C 社区组和业务组,目的是让所有人——不仅是 W3C 成员单位——都能参与 Web 技术与规范的开发。我们最近的一次重大变革是2023年初转变联盟架构,正式转型成为一个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公益性非营利组织。

在此进程中,我们对标准化流程进了微调,特别是将横向审查作为以人为本的关键环节:这些横向领域包括无障碍、国际化、安全以及隐私。一份近期发布的联合国报告阐述了技术标准对人权的影响,并呼吁像我们这样的标准组织确保标准更有利于维护人权——我未来将进一步讨论这个话题。

展望未来,我们携手迎接新的挑战,源于用户需求和平台影响的技术挑战。事实上,今天我们正在组织多项讨论,探讨我们这个时代的关键话题,包括 ARIA 及无障碍改进、现实世界身份在 Web 上的角色、WoT 注册表、Web 隐私原则,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伦理道德,以及如何资助我们的生态系统以确保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Web 从最初的蹒跚起步到如今已成为数十亿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W3C 携手全球社区肩负着困难但重要的工作,让我们勇于面对挑战持续发展,更好地倾听大家的声音,提升我们的影响力,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
0
万维网联盟祝大家节日快乐! Thu, 14 Dec 2023 22:12:00 +0000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23/happy-holidays-from-the-world-wide-web-consortium/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23/happy-holidays-from-the-world-wide-web-consortium/ Coralie Mercier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23/happy-holidays-from-the-world-wide-web-consortium/#comments Coralie Mercier W3C 30周年纪念logo,W30C (1994-2024);引用 Tim Berners-Lee 的话:“the web is humanity connected by technology” ;来自 W3C 的祝福语。

让我们将这张祝福贺卡献给致力于推动 Web 发展的每一个人!

您的参与万分重要。您细致谨慎且意义重大的贡献让我们不断成长。Web 面向全球不同文化、地域、语言的用户变得更加强大、更易于访问、更安全、更具互操作性且更加进步。

祝大家节日快乐,2024一切顺利!我们期待着新的一年与您继续携手同行。

明年将迎来万维网联盟(W3C)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我们期待2024既是工作持续进步同时也是社区同庆的一年,欢迎加入TPAC 2024(W3C 2024年度全球技术大会)期间举办的线上线下系列庆祝活动。更多信息将于稍后分享,敬请期待!

— 来自万维网联盟全体成员最诚挚的祝福

]]>
0
WEI 并未在 W3C 标准化;了解 W3C 开展新工作的流程 Fri, 11 Aug 2023 19:54:00 +0000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23/web-environment-integrity-has-no-standing-at-w3c/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23/web-environment-integrity-has-no-standing-at-w3c/ Philippe Le Hégaret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23/web-environment-integrity-has-no-standing-at-w3c/#comments Philippe Le Hégaret

过去的几周,我们听到了来自 Web 社区对 Web Environment Integrity(WEI)的关注以及担忧。W3C 对此未予评论是因为 WEI API 的工作既非在 W3C 进行,也没有向 W3C 提交任何内容因此并未得到 W3C 技术架构组(TAG)的审查。

我想借这篇文章大致解释一下新工作是如何进入 W3C,以及 W3C 的工作组如何协调我们称之为“横向审查”的工作。这项审查和我们采取的其他保障措施不限于特定技术,其重点是关注对全人类和整个 Web 产生影响的重要方面,包括 Web 的无障碍、架构、国际化、隐私与安全等。

将新工作引入 W3C

W3C 的工作方向源于 W3C 的技术研讨会会员提案或跟踪公开的 W3C 社区组中的活动。新的标准化工作始于 W3C 会员和团队发起新的工作组,或被纳入已有的工作组(此情况须更新工作组的标准化章程)。发布新的抑或修订已有的标准化章程均须达成会员共识。

通过 W3C 的“横向审查”

《W3C 官方标准流程文档》将“横向审查”(即 horizontal review)作为一项必要条件。在设立新的工作组之前,必须先进行内部横向审查,然后将章程草案提交给 W3C 全体会员进行审阅和批准。对于新技术或新规范而言,横向审查也是 W3C 发布标准过程(即一个想法最终成为一项 Web 标准的发展进程)中的必经之路。

"广泛审查的主要目的是确保 Web 社区的所有利益相关方(包括公众)充分了解工作组进展,能够对规范进行实际审查并提供反馈。另一个目的是鼓励小组尽早提出审查要求,从而恰当及时地采纳反馈与修改意见。"

摘自《W3C 官方标准流程文档》第 6.2.2.1 章节

Web 平台设计者的自主审查

作为切入点同时也得到 Web 开发者的拥护,大多数 W3C 的横向审查小组都创建了审查指南和自主审查文档,以便大家能够自主解决关键问题:

  • 技术架构组(Technical Architecture Group 简称 TAG)的存在是为了确保 Web 作为开放平台的意义以及一致性的设计。TAG 审查均遵循《Web 平台设计原则》、《隐私原则》以及《Web 伦理道德原则》。
  • 技术规范中的无障碍架构(简称 FAST)按功能类型阐释如何确保残障用户也能够使用相关技术。
  • 国际化审查清单(i18n review checklist)简明概括了在国际化(i18n)层面应尽早采纳的方案以及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从而避免在推出产品或技术时出现不必要的问题,目的是满足不同文化背景或不同语言/书写系统的用户需求。
  • 安全与隐私自我审查旨在帮助规范作者在为 Web 平台设计新特性时充分考虑安全与隐私层面的影响。

将想法转化成标准

如果大家有兴趣了解更多关于 W3C 标准化的流程与步骤,我们可以围绕这个主题撰写系列文章。与此同时,我想特别指出:任何一项规范在成为 W3C 标准之前,都必须获得多个可互操作的部署实现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多信息,欢迎随时联系我们。

“广泛审查的主要目的是确保 Web 社区的所有利益相关方(包括公众)充分了解工作组进展,能够对规范进行实际审查并提供反馈。另一个目的是鼓励小组尽早提出审查要求,从而恰当及时地采纳反馈与修改意见。”

摘自《W3C 官方标准流程文档》第 6.2.2.1 章节:
]]>
3
致 Web 诞生33周年:W3C CEO 的一封信 “Web 助力社会稳定与活力” Mon, 28 Mar 2022 07:27:00 +0000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22/a-letter-from-our-ceo-the-web-as-the-ultimate-tool-of-resilience-for-the-world/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22/a-letter-from-our-ceo-the-web-as-the-ultimate-tool-of-resilience-for-the-world/  Jeff Jaffe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22/a-letter-from-our-ceo-the-web-as-the-ultimate-tool-of-resilience-for-the-world/#comments  Jeff Jaffe

Quote from Tim Berners-Lee: the Web is humanity connected by technology

2022年3月28日消息:自1989年3月,W3C 理事 Sir Tim Berners-Lee 在 CERN 撰写《关于信息管理化的建议》备忘录至今,Web 已诞生33周年。这份备忘录描述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 也称 Web)的框架,并在其诞生后的几十年里彻底改变了全球几代人的通信方式。

W3C CEO Jeff Jaffe 为此发表博文,思考了 Web 如何成为助力社会稳定与活力的现实工具,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为全球用户提供的支持,以及 W3C 在实现这一目标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更多内容,参见消息原文。以及 Jeff Jaffe 的博客文章 “来自 W3C CEO 的一封信:Web 助力社会稳定与活力”。

]]>
1
万维网面向公众开放30周年纪念 Fri, 06 Aug 2021 08:49:00 +0000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21/30-years-on-from-introducing-the-web-to-the-world/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21/30-years-on-from-introducing-the-web-to-the-world/  Amy van der Hiel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21/30-years-on-from-introducing-the-web-to-the-world/#comments  Amy van der Hiel

Sir Tim Berners-Lee 首次向全世界各大新闻组公开介绍了万维网项目 WorldWideWeb(WWW)。Tim 在他发布的消息中说到 “Try it”。之后,数以亿计的用户享受着万维网带来的便利。

graphic showing a historical photo of Tim next to the text 'try it'

基于 Web 的使用频率,你是否惊讶于它在你生活中的地位?

世界人口的60%已接入互联网。日常交流、工作开展、家庭联系、知识分享,乃至整个社会都依赖于 Web 技术。那么我们如何看待 Web?首先,它无处不在!

Pew Reserach 研究中心在2019年就指出:“81%的美国人表示每天都上网”。Statistica 发现:“欧洲2009年的互联网接入率约为63%,这一比例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升至80%”。非洲2009年只有不到5%的人能上网,而现在这一比例接近四分之一”。亚洲在线用户数量也迅速增长。全亚洲2021年在线用户数近26亿。CNBC 研究显示:“东南亚去年有4千万用户首次接入互联网,至此东南亚地区在线用户数达70%”。

正如孔子“三十而立”所言,30这个数字对中国来说也意义非凡。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稳定接入互联网。21世纪初仅有2200多万在线用户,而这一数字在接下来不到20年的时间里翻了38倍。CNNIC 报告显示中国在线用户数现已接近10亿。Web 技术一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W3C 工作涵盖诸多 Web 技术领域,为人们在全球新冠疫情期间以及未来的生活中持续提供支持。《What happens in an Internet Minute》显示互联网每一分钟有:

* 208,333 个 Zoom 线上会议

* 404,444个 Netflix 用户媒体流

* YouTube 用户上传500个小时的视频

* 消费者在线花费100万美元

* 138,889人同时进行音视频通话

circle with text at center "2020 every minute of the day" with shapes fanning out with different info in each section

Web 的丰富、健康和潜能与 W3C 所做的大量工作密切相关,我们确保 Web 是持续开放的、可互操作的并且适用于所有人。自1994年 Tim Berners-Lee 创建 W3C 以来,世界各地的组织陆续加入,携手开发技术标准以推动 Web 蓬勃发展。

诸多与 Web 相关的公司及组织,他们的工程师通过 W3C 这一全球中立平台围绕 Web 开展重要协作。正因为全球社区的努力,使得任何人在任何设备上都可以使用 Web,能够在任何浏览器上访问网页,用任何语言来阅读和写作,在台式机、笔记本、手机、电视上感受相同的 Web 体验,实现残障人士平等获取 Web 内容,并且更加安全地使用 Web。参见近期发布的《W3C 工作重点报告》。

Web 是历史上最强大的工具之一。尽管许多用户担心 Web 在社会、政治和技术方面会被滥用,但我们一直在努力确保 Web 能够切实成为一股连接彼此促进美好的强大力量。

W3C 技术架构组(Technical Architecture Group,简称TAG)在其编撰的 Web 道德原则中表示:

“Web 应该是一个服务所有人的平台,并提供纯粹积极的社会效益… Web 应该赋能公平、透明和互联的社会权力。它一直且应继续成为使每个人都能进行交流和分享的共有平台。显而易见,在 Web 发展的30年里,有些情况与 Web 的使命背道而驰。有人利用 Web 技术制造伤害,这与 Web 的精神严重不符。在我们持续推动 Web 发展的同时,也必须考虑我们工作的道德意义。Web 应用必须是向善的。”

W3C 咨询委员会(Advisory Board,简称 AB)对 Web 的愿景中提到:

“我们的愿景是建立一个更包容、更尊重用户的 Web:一个更好支持真实信息而不是谣言传播的 Web、一个更加以人为本而非利益驱动的Web,一个更关注人性而不是煽动仇恨的 Web。我们将提高 Web 平台的基本完整性。Web 在我们生活中的范围和重要性将不断扩大,它会更加尊重用户,值得信任,更加包容,致力于全人类的平等权益。Web 是围绕用户利益而设计的。Web 对用户而言必须是安全的。只能有一个全球互通的 Web。”

在庆祝 Web 面向公众30周年的此时,我们要感谢 W3C 全球会员以及社区成员,是你们携手塑造和推动了 Web 技术,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访问的、国际化的、安全的 Web。30年来,我们的咨询委员会、技术架构小组、全球成员和社区都在致力于确保改变了世界和历史的 Web 能够继续造福全人类,正如 Tim Berners-Lee 公开向世界介绍的那样。

万维网联盟:所有人平等享有 Web 权益!

]]>
2
转型的一年:Web 与世界 Fri, 12 Mar 2021 12:21:00 +0000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21/a-year-of-transformation-the-web-and-the-world/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21/a-year-of-transformation-the-web-and-the-world/  Jeff Jaffe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21/a-year-of-transformation-the-web-and-the-world/#comments  Jeff Jaffe

万维网联盟(W3C)理事 Sir Tim Berners-Lee 于1989年3月发明万维网(WorldWideWeb,简称 Web)。如今,Web 诞生已整整32年!

Tim Berners-Lee quote "the web is humanity connected by technogology"

新冠疫情让世界更加依赖 Web 技术

联合国指出 Covid-19 是一项 “人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我们已经看到了太多的生命逝去、社会的混乱和担忧、数字鸿沟和收入差异都在加剧、对职场女性的不公平影响。

2020年6月,Sir Tim Berners-Lee 在《卫报》撰文谈及 Covid-19 危机:

… Web 一直是至关重要的统一力量,为工作、教育、社会活动及各领域提供支持。Web 始终被用作远程协作及创造的平台。很欣慰地看到它所发挥的前所未有的作用。

我们都十分依赖 Web,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据世界银行表示:“全球范围的新冠疫情及其导致的相关封锁,都在向我们强调数字连接的必要性。互联网是众多基本服务的门户,例如电子医疗平台、数字现金转账以及电子支付系统。”

Web 为我们的世界提供了一种适应危机的方式。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和远程医疗填补了一部分社会活动的空白。世界银行发布的文章显示,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公司加强了对数字技术的使用。

graph: From February to April 2020, there has been a sharp rise in total global traffic

基于对全球社区成员安全的考虑,W3C 自2020年2月起暂停了所有工作差旅,并将相应工作转移到 Web 平台。

W3C 致力于解决三大关联问题:核心技术、行业需求和社会需求

新冠疫情形势、远程工作的普及以及众多全球性挑战,都对社会如何使用 Web 和 W3C 技术产生了重大影响。W3C 持续引领着 Web 的未来方向。这包括对远程活动的直接支持(WebRTC 已成为一项正式标准)和创新,满足日益变化的社会需求,包括隐私问题和更加去中心化的 Web、支付、性能、娱乐和媒体、无障碍可访问性等。

展望未来,我们看到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同时也要求有更加协调的应对措施。全球的另外一半人口也将很快接入 Web,从事教育、商业、信息共享和娱乐活动。对于这些新的接入者来说,Web 必须是安全的、包容的、国际化且可无障碍访问的。

Tim 在《卫报》文章的结尾呼吁大家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历史告诉我们,每次全球动荡之后都伴随着修复和重建的重大尝试,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在这场动荡中,我们必须要让一些美好事物从黑暗中脱颖而出。Web 能够而且必须为每个人服务——现在正是我们实现这一点的时刻。”

Web 生日快乐!感谢社区的贡献!

在应对过去一年的危机以及面向未来的挑战中,W3C 的工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为此感到自豪。

我们感谢 Tim 发明了 Web,并由衷感激我们的社区。期待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为所有人创造一个人人共享的 Web,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世界。

]]>
1
W3C 成立 MiniApps 标准工作组,推动 MiniApp 生态繁荣健康发展 Tue, 19 Jan 2021 06:04:00 +0000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21/w3c-launches-the-miniapps-working-group/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21/w3c-launches-the-miniapps-working-group/  Fuqiao Xue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21/w3c-launches-the-miniapps-working-group/#comments  Fuqiao Xue

该博客文章由董永清、李安琪、薛富侨、张腾元、张永靖、周丹联合编辑(文章英文原文)。

传统的 HTML 5应用开发效率较高,但用户性能体验不够完美,于是出现了使用 Web 技术开发具有类似于原生应用的用户体验的 Web 应用的尝试,包括 Cordova、Electron、NativeScript、Progressive Web Apps、W3C Widgets 等。

一种名为 MiniApp 的新尝试出现并迅速受到用户的欢迎。MiniApp 是一种小型、免安装、快速加载的程序,通常在一个宿主应用或操作系统中运行(如小程序、快应用),也可以是支持跨端部署的 JS 原生应用。MiniApp 既使用了 CSS 和 JavaScript 等 Web 技术,同时又可以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能力。

目前的 MiniApp 厂商众多,而各厂商都有着各自不同的 API。为了增强不同 MiniApp 平台之间的互操作性,阿里巴巴、百度、华为、小米等 MiniApp 厂商自2019年5月以来通过在 W3C Web 中文兴趣组的合作,于同年9月联合编撰发布 《MiniApp 国际标准化白皮书》,作为初步的标准化探索。随着全球越来越多的公司表现出对 MiniApp 相关标准讨论的浓厚兴趣,MiniApps生态社区组于TPAC 2019期间正式成立,以便全球 Web 社区展开广泛合作推动 MiniApp 的国际标准化进程。

经过为期一年的孵化,MiniApps 生态社区组开发了一系列 MiniApp 技术规范提案和一个需求文档。为了使 MiniApp 标准化具有更强的互操作性,最大限度地与 Web 融合,W3C 团队和 MiniApp 社区组协调组织了一次全球范围的 MiniApp 标准化研讨会,W3C 技术架构组(TAG)代表及20多个全球厂商参会,共同探讨推动 MiniApp 未来的标准化方向。 在此特别感谢 MiniApps 生态社区组主席陈胤立(小米)、谷盛(Google)、李安琪(阿里巴巴)、祖明(百度),各提案编者以及全体成员的贡献,该社区组将继续孵化新的标准化需求与规范提案。

基于广泛的标准化需求,W3C 现正式成立 MiniApps 工作组,致力于联合广大会员及社区成员深入探索协调多样的 MiniApp 生态、增强不同 MiniApp 平台间的互通性,从而最大程度地提升 MiniApps 与 Web 的融合,减少技术碎片化并降低开发者的学习成本。李安琪(阿里巴巴)、张永靖(华为)、祖明(百度)出任 MiniApps 工作组主席,联合主持小组的日常工作。

工作组章程详细介绍了小组的标准化范畴,开发中的规范提案包括:

MiniApp Manifest:MiniApp Manifest 以 JSON 文件方式对 MiniApp 进行全局参数配置,包括 MiniApp 的基本描述信息、页面路由信息、窗口显示样式、权限管理等。MiniApp Manifest 是 Web App Manifest 的扩展,它继承了 Web App Manifest 的部分基本成员属性(如name, lang等),同时基于运行环境的差异而扩展了版本管理、页面路由、窗口配置等相关的成员属性(如versionName)。

MiniApp Packaging:MiniApp Packaging 规范定义了 MiniApp 的标准化打包文件结构及其构造和解析方法,解决不同运行时环境识别、加载、缓存和更新 MiniApp 包时的互通性问题。一个 MiniApp package 包含了该应用所需的资源文件,包括文档模板、UI 组件、样式表、JS 脚本、本地化配置、安全签名、manifest 文件等。

MiniApp Lifecycle:MiniApp 生命周期规范定义了 MiniApp 生命周期的事件与管理 MiniApp 应用及各个 MiniApp 页面的生命周期流程。通过实施本规范可以实现 user agent 对 MiniApp 全局应用生命周期与 MiniApp 页面生命周期的管理。MiniApp 生命周期规范将为 MiniApp 的跨平台互通提供基础,不同的 MiniApp 平台基于该规范可以实现一致性的 MiniApp 生命周期管理,进而实现一致性的 MiniApp 页面的展示。

MiniApp Addressing:MiniApp Addressing 机制定义了 MiniApp 的定位方式,规范了 MiniApp 的包信息、页面路径、参数信息的语法格式,以及这些语法部件在小程序中的含义。规范还定义了宿主平台对 MiniApp 定位协议的解引用算法,并提出 Addressing 过程中的安全性相关的建议。

MiniApp Widget Requirements:MiniApp Widget 是 MiniApp 页面的一种特殊形式,Widget 可以仅占用屏幕部分区域,常可于为用户显示关键信息和响应简单的用户操作,例如在负一屏卡片中展现用户行程、订单配送等服务内容和简单交互。此需求描述了 MiniApp Widget 规范的场景需求和制定 MiniApp Widget 规范需要考虑的各个部分需求,其中包含了对 Miniapp 的 Manifest、Packaging、Lifecycle 等其他规范在 Widget 场景下需要做出调整的描述,以及 Widget 特定的需求描述,例如 Widget 与宿主原生应用之间的通讯。


欢迎加入 W3C MiniApps 工作组!作为全球极具影响力的中立技术平台,W3C 拥有成熟的技术社区和发展流程,相应提案在此可以获得来自 Web 技术架构专家国际化无障碍安全隐私等层面的全方位审核,以及众多相关技术小组的意见输入,确保规范符合Web架构设计原则。

工作组计划于2021年1月27日召开线上分享会,欢迎国内 MiniApp 厂商、感兴趣的社区开发者注册参会(选择「"YES" 使用 W3C 账号登陆」或「"NO" 无账号直接输入邮箱」查看页面内容并注册),与 W3C MiniApps 标准工作组主席、规范提案作者深入交流 MiniApp 开发的现状和未来的标准化计划。

期待大家一起参与 MiniApp 的技术讨论,共同推动 MiniApp 标准化,促进国际厂商间的广泛交流,推动产业界的互联互通,维护 One Web 的技术理念,让 MiniApp 技术为更广大的人群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
0
祝万维网诞生31周年生日快乐! Thu, 12 Mar 2020 06:07:00 +0000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20/happy-31st-birthday-world-wide-web/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20/happy-31st-birthday-world-wide-web/  Coralie Mercier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20/happy-31st-birthday-world-wide-web/#comments  Coralie Mercier

Tim Berners-Lee quote: The Web is humanity connected by technology.

2020年3月12日消息:今天是万维网(World Wide Web 简称 Web )创建31周年纪念!

1989年3月,Sir Tim Berners-Lee 撰写了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 Proposal”一文,提出了万维网的最初构想,并自此改变了这个世界。我们在此由衷感谢 Tim Berners-Lee 发明了 Web,感谢 Tim 成立了万维网联盟标准化组织(W3C),以及他为了保证 Web 的开放性、国际化、可访问性而作出的贡献,感谢他数十年来为我们带来的启发。

Tim 将 Web 设想为一个全球范围的信息共享空间,人们在此相互连接,互相了解并分享知识。如今,它早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全球公域。Web 及其社会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万维网联盟(W3C)1994年最初成立到现在,一直处于技术互操作性的核心,25年来开发了众多的基础技术标准,并持续推动着 Web 繁荣向前。

W3C 在将社会需求转化为 Web 技术的同时,还时刻保持着开放、透明、中立等重要价值观。W3C 的使命是实现 Web 为全人类服务「Web for All」,无论其能力、言语、文字、文化、设备如何都能够平等享有 Web 权益。W3C 自豪于在国际化、无障碍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与此同时,隐私与安全长期以来在 W3C 也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当下人们对 Web 在社会、政治以及技术方面被不当使用开始表现出担忧。随着世界另一半人口也逐渐成为 Web 用户,我们有责任确保大家加入的 Web 是包容的、国际化、无障碍可访问的,允许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参与并齐心协力共建未来世界。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清楚,Web 标准必须更加惠及全人类。

terrestrial globe surrounded by icons representing how the Web connects humanity

能够深刻满足社会需求的技术并非偶然得之,它不是由哪一国家、公司或社区独立完成的,而是各方通力协作经由 W3C 进行设计和标准化的。所以我们看到了各相关方积极地加入W3C,开发者则利用各自的技能做着正确的事。

再次感谢 Tim Berners-Lee!感谢和我们一起开发 Web 标准的各位社区成员!
请告诉你身边的家人朋友 Web 始终是为全人类而服务,你在这里的贡献不可或缺。


期待 Web 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

更多内容,欢迎参阅博客原文:Happy 31st Birthday, World Wide Web! 

]]>
7
W3C与WHATWG签署《合作备忘》发挥双方社区优势协同推进开放Web平台建设 Tue, 28 May 2019 06:58:00 +0000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9/w3c-and-whatwg-to-work-together-to-advance-the-open-web-platform/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9/w3c-and-whatwg-to-work-together-to-advance-the-open-web-platform/  Jeff Jaffe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9/w3c-and-whatwg-to-work-together-to-advance-the-open-web-platform/#comments  Jeff Jaffe

logos of W3C and WHATWG

W3C CEO Jeff Jaffe:我在此高兴地宣布 W3C 与 WHATWG 经过协商现最终签署了一份《合作备忘录》作为双方认可合作模式,继而共同开发统一版本的 HTML 与 DOM 规范。HTML 和 DOM 是十分重要的规范,但同一份规范存在两个不同版本,对开发者和用户而言都是有害无益,标准分裂以及社区资源的浪费是我们都不希望的结果。长期分歧和争议不会为 Web 带来进步,只有齐心协力共建的 Web 才是强大的 Web。W3C 和 WHATWG 都认为应该发挥双方社区的优势,通过合作让 HTML 和 DOM 这两个规范既能迅速反应新属性,又能保证稳定浏览器支持。基于以上认知以及对合作的共同愿望,W3C 与 WHATWG 达成以下共识:

  •       * W3C 与 WHATWG 在 WHATWG 的存储库中共同开发 HTML 和 DOM,以交付动态(现有和新增)标准和规范/审阅草案快照
  •       * WHATWG 对 HTML 和 DOM 动态标准进行维护
  •       * W3C 促进社区在 WHATWG 的存储库中直接参与相关工作(衔接社区、开发用例、提交问题、编写测试、协调解决方案)
  •       * W3C 停止单独发布与 HTML 和 DOM 相关的特定规范列表,同时将 WHATWG 审阅草案纳入 W3C 标准流程

这意味着同一规范不会在两个组织中分别发布,双方将共同保证规范版本的统一。W3C 将继续在 HTML 和 DOM 的工作中保持积极且核心的作用。该项合作的其他方面还包括:

  •       * WHATWG 基于专利排除政策定期发布文档快照,WHATWG 称其为审阅草案(Review Draft);W3C 将其作为候选推荐标准(Candidate Recommendation),遵守候选推荐标准(Candidate Recommendation,CR) -> 提案推荐标准(Proposed Recommendation,PR)-> 正式推荐标准(Recommendation,REC)的规范开发流程。W3C 的 CR、PR、REC 与 WHATWG 的 Review Draft 是同一份文档
  •       * /TR (包含 W3C 所有规范的页面) 中显示的 HTML 和 DOM 文档将同时指向 whatwg.org
  •       * 若有持续分歧(如升级到 WHATWG 指导小组、TAG 小组审阅、W3C Director 层面)将启动相应的解决程序;若无法最终达成一致,任何一方都可以终止协议
  •       * WHATWG 和 W3C 对共同开发的单一版本规范文档(Review Drafts/Recommendations)拥有联合版权
  •       * 对没有实现经验的功能使用注释
  •       * 在 whatwg.org 对 W3C 规范文档采用不同的格式
  •       * 更新 W3C 的规范性参考政策,允许参考动态标准中的稳定特性 

W3C 即将重新成立 HTML 工作组,协助 W3C 社区反馈问题,并围绕 HTML 和 DOM 规范提出相应解决方案,进而将 WHATWG 审阅草案纳入 W3C 推荐标准。 

2017年12月 WHATWG 采用共享工作模式和免版税政策之后,W3C 与 WHATWG 就一直在持续探索有效的合作机制。W3C 会员自那时起开始对此进行定期的讨论考量,例如连续两年的 AC 会议;W3C 管理层与 WHATWG 指导小组之间也通过多次会议直接协商;2018年9月至12月即 Web 平台工作组章程延期扩展期间,虽然关于提供 HTML 和 DOM 单一版本权威规范的讨论仍在进行未有定论,但已经确定了与 WHATWG 的协商过程中涉及的文档,W3C 将不会单独发布相关规范。

W3C 一如既往的坚持 HTML 发展始终考虑全球社区的需求,同时不断改进可访问性、国际化和隐私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互操作性、性能和安全性。 W3C 通过包括 HTML 和 DOM 的合作,以及在 W3C 各组进行的 CSS、WebVR、WebAssembly、Web支付、汽车、媒体、安全等 400 多份规范,始终确保用户和 Web 的权益。

更多内容,请参阅消息原文。 

]]>
4
Web 29周年啦! Mon, 12 Mar 2018 13:02:00 +0000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8/celebrating-the-anniversary-of-the-web/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8/celebrating-the-anniversary-of-the-web/  Coralie Mercier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8/celebrating-the-anniversary-of-the-web/#comments  Coralie Mercier

graphic with the text: Join W3C in celebrating the 29th anniversary of the World Wide Web

 2018年3月12日,我们在此共同庆祝一项改变了人类历史,并继续开创着世界未来的关键发明之一Web!

1989年3月,还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Tim Berners-Lee,撰写了一份名为“一个有关信息管理的提案(Information Management: A Proposal)”的备忘录,概述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最初理念。

我们在此庆祝Web诞生29周年,当今的Web实现了:

  •        * 全球化,国际化,以及真正的“世界范围”
  •        * 可用于任何设备,各类信息,各种语言
  •        * 为残障人士所使用
  •        * 分散
  •        * 免版税
  •        * 建立在开放标准的基础上
  •        * 协作与共识
  •        * 强大-开放Web平台使Web页面本身成为强大的工具
  •        * 不再局限于浏览器,而实现了万维物联“Web of Everything”
  •        * 业务转型,改进支付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同时降低成本 

W3C首席执行官Jeff Jaffe博士表示:“真正可以改变一切的创新是屈指可数的。 而毋庸置疑,Web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伟大创新。Tim发明了Web,创建了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简称W3C),从而所有的Web利益相关方都可以实际参与到Web的演变进程中来。我们关注Web的未来,我们的会员和公众,正致力于共同推动一个更加安全,满足用户需求,更切合商业发展,更加普及和共享的Web”。

Sir Tim Berners-Lee在通过Web基金会(Web Foundation)的周年公开信“letter on the anniversary”(中文英文中提到:“我们的愿景一直以来都是确保Web是一个对所有人而言都是自由的,开放的,和充满创造性的空间。而实现这个愿景的前提是,保证每个人都可以使用Web,并确保Web可以真正地为每个人服务。今天,我想挑战我们所有人对于Web前景的更大期冀。我希望Web可以切实反映我们的希望,最终实现我们的共同梦想,而不是放大我们的恐惧或分歧。”

Tim还指出:“正如互联网活动家John Perry Barlow所说,创造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先预测未来。这听上去充满了乌托邦色彩,特别是经历了过去两年的周折后,这看似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我希望我们依然可以积极地憧憬未来,并一步步推动它成为现实”。相信无论是对W3C,还是Web,抑或其他,这些话听起来都是一样的激励人心。

W3C衷心感谢它的创始人及现任理事,Sir Tim Berners-Lee,因着这项重大的创新发明。今天,让我们,我们的成员,编辑,贡献者以及关注者们,来共同庆祝Web这一路以来的历史时刻,共同期冀它充满挑战和无限潜能的未来。

祝Web 29周年快乐!我们欢迎您加入我们在Twitter上的庆祝活动#HappyBirthdayWWW,并进一步分享你和Web的故事。

更多内容,请参阅W3C Coralie Mercier的博客文章:Celebrating the Anniversary of the Web

]]>
8
W3C的“战略漏斗”(Strategy Funnel):常态化探索创Web技术新想法 Thu, 08 Jun 2017 18:38:00 +0000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7/introducing-the-w3c-strategy-funnel/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7/introducing-the-w3c-strategy-funnel/  Wendy Seltzer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7/introducing-the-w3c-strategy-funnel/#comments  Wendy Seltzer

2017年6月8日,W3C的未来战略方向负责人 Wendy Seltzer 发布博客文章,介绍了W3C的战略方向意见及研讨交流机制——战略漏斗(Strategy funnel)
 

Funnel graphic illustrating Exploration, Investigation, Incubation, Evaluation, Chartering

W3C提供了一系列机制,从技术社区中听取关于未来Web标准与战略方向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机制包括与会员的讨论,与其他标准组织的交流,以及通过300多个社区组听取技术社区的想法。从这些渠道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好的想法,W3C的战略团队(Strategy team)也尝试了各种方法来识别其中的好想法。
 

本文将向您分享W3C如何通过正式上线的“战略漏斗(Strategy Funnel)”来探索和跟踪这些好想法,并邀请更广泛公众的关注和参与。
 

“战略漏斗”将各种潜在的、新的工作领域文档化,通过探索(Exploration)和研究(Investigation),识别任何一个新想法是否能够成为当前潜在的工作项;通过孵化(Incubation)和评估(Evaluation),以及后续的设立章程(Chartering)将一个意向转化为一个具有确定工作范围的工作组(Working Group)或兴趣组(Interest Group),或将有潜在价值的想法扩展到已有的工作组工作范围中。目前,战略漏斗是一个GitHub的项目视图,每个新的建议显示为一个卡片(card),这些卡片可以根据好想法所处的状态左右移动。大部分想法会从探索阶段开始,并随着成熟度的提升,沿着漏斗进入到后续状态。

关于“战略漏斗”中的状态,请参阅:

  0-探索(Exploration)

  1-研究(Investigation)

  2-孵化(Incubation)

  3-评估(Evaluation)

  4-章程设立(Chartering)

 

我们欢迎公众在这些好想法的任何阶段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并会在“孵化”及其后的状态广泛征集来自公众的审阅意见。您可以帮助我们:

-识别进入孵化状态的想法的必要性和进行标准化的意义(孵化阶段)

-审阅该项工作相关的生态系统,表达您对开展相关标准化工作的意向和兴趣(评估阶段)

-帮助撰写工作组或兴趣组章程,确立工作组及兴趣组的工作范围(章程设立阶段)
 

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在将章程提交给顾问委员会进行正式审阅流程前,充分了解来自公开的技术社区的关切并响应各种质疑和建议,从而使顾问委员会的正式审阅流程变得更加高效。
 

欢迎您进一步了解W3C的战略漏斗(Stragety Funnel)。如果您有关于开放Web平台的好想法和新需求,请在Github上提出您的想法(add a new issue)。更多内容,请参阅W3C的其他博客文章。

]]>
0
W3C Blog: Web的第28个生日 Sun, 12 Mar 2017 05:37:00 +0000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7/28th-birthday-of-the-web/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7/28th-birthday-of-the-web/ Jeff Jaffe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7/28th-birthday-of-the-web/#comments Jeff Jaffe

W3C的CEO Jeff Jaffe在W3C官方博客发布文章,纪念Web的第28个生日。我们非常荣幸能够与Web的发明人、W3C理事长 Tim Berners Lee及我们的会员一起创建面向所有人的Web,以及承载万物的Web(Web for All and Web on Everything)
 

在 Tim 的持续领导下,400余家会员机构及数千名全球Web技术工程师一道,为我们的使命——尽展Web无限潜能(Leading the Web to its Full Potential)——而不断努力。
 

Tim 在万维网基金会(World Wide Web Foundation,W3F)分享了他关于未来Web的三个技术挑战(Three challenges for the Web)

1. 我们已经失去了对个人数据的控制:目前许多网站的商业模式都通过提供免费内容来换取用户的个人数据。我们中的许多人都默认同意了这种做法,从根本上,我们不介意用一些个人信息交换这些免费服务。但随着我们的个人数据被碎片化并逐步离开我们的视线,我们已经失去对自己数据的控制,我们不能从分享中获益,也不能决定什么时候和谁分享。更进一步,我们也无法告诉这些Web服务提供商我们不再希望自己的哪些数据被继续分享(特别是分享给其他第三方组织)。公司和政府通过对这种数据的收集还将产生进一步的影响,我们在Web上的行为可能受到持续监控和分析,进而影响到我们的隐私权,甚至阻碍我们通过Web探索更多的内容。

2. 虚假信息(misinformation)可以通过Web轻易的传播:今天,大部分人都在通过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在Web上获取新闻和各类信息。这些信息服务通过学习用户行为,并由算法决定呈现哪些内容给我们。这也意味着哪些假新闻和虚假消息也可能因为更吸引人,或者更符合我们对所获取信息的偏见而在Web上像野火一样快速传播。通过数据科学及大量的Web机器人,虚假信息可能主导整个网络,并使某些人从中获得经济或政治上的利益。

3. 线上的政治类广告需要透明性及可理解:线上的政治类广告已经成为一个复杂的产业。有报道称,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Facebook每天要发布超过50000条各类政治性广告信息。这些内容难于监管,部分广告并不符合一般的道德要求。这类定向广告可能对竞选结果产生深远影响。
 

这些复杂问题不存在简单的解决方案,但一些大方向已经基本明确:我们必须同大的互联网公司一起寻求某种平衡,将用户数据的控制权还给用户,这一努力包括研发新的数据管理技术,为个人数据提供“数据舱(Data Pods)”,并探索订阅及微支付等新型的盈利模式。应当对政府对个人信息的过度监测及其立法保持警惕,也应鼓励作为信息网关的关键互联网公司(如Google,Facebook等)在反对虚假信息方面做更多的工作,避免进一步形成帮助我们决定和选择对错的“集中实体”。我们需要加强算法的透明性,帮助我们理解那些影响我们生活的决定是如何通过算法做出的,并应当为这些算法建立基本准则(common principles)。同时,也需要对政治类广告所形成的监管漏洞
 

本文基于 Jeff Jaffe 的博客文章及 Tim 在 W3F 的博客文章合并,并部分翻译,全文请参考:

W3C Blog: 28th Birthday of the Web

W3F Blog: Three Challenges for the Web, According to Its Inventor 

请参阅更多Web的早期历史,及W3C官方博客内容(中文英文)。

]]>
10
W3C Blog: W3C对美国政府可能伤害全球协作的签证政策表示关切 Tue, 07 Feb 2017 08:00:00 +0000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7/w3c-expresses-concerns-on-visa-suspension-that-may-hurt-our-worldwide-collaboration/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7/w3c-expresses-concerns-on-visa-suspension-that-may-hurt-our-worldwide-collaboration/ Coralie Mercier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7/w3c-expresses-concerns-on-visa-suspension-that-may-hurt-our-worldwide-collaboration/#comments Coralie Mercier

W3C针对近期美国政府对部分国家暂停发放签证的政策可能对全球协作带来的影响,发布如下声明:
 

全球协作是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开展工作的基础。世界各地的贡献者和技术实现者共同工作研发Web技术标准,构建开放Web平台并保持其互操作性。W3C的全球团队、全球办事处及全球技术社区分布在世界各地。正是由于来自不同技术背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贡献者的广泛参与,Web才能如此强大。
 

ACMIETFICANNISOCUSENIX等众多的国际组织一样,W3C密切关注美国政府最近在旅行政策上的变化,我们有更多的工作在线上完成,但也依赖于定期的面对面会议来帮助我们形成共识及推动工作向前进展。
 

我们正在寻求能够确保各类W3C会议顺利举行的各种方式。这其中,也包括将于2017年11月在美国加州Burlingame举行的举行的 W3C技术大会及顾问委员会会议(TPAC 2017)。目前我们并没有调整TPAC会议地点的计划,但我们将持续关注美国政府相关政策的走向,并寻求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远程参会支持。
 

更多内容,请参阅W3C的官方博客,本文的英文原文W3C Blog: W3C Expresses Concerns on Visa Suspension that May Hurt Our Worldwide Collaboration

 

]]>
3
W3C Blog: 25年前开始改变世界 - Web的早期历史 Thu, 04 Aug 2016 18:51:00 +0000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6/25-years-ago-the-world-changed-forever/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6/25-years-ago-the-world-changed-forever/ Amy van der Hiel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6/25-years-ago-the-world-changed-forever/#comments Amy van der Hiel

W3C的Amy van der Hiel撰写博客文章,回顾从25年前的1991年8月6日Tim Berners Lee关于万维网设想的电子邮件开始的25年,回顾Web早期的历史。内容大意如下:

W3C在两年前庆祝了Web的诞生,因为在1989年3月,Tim Berners Lee写下了他关于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最初构想。而25年前的1991年8月6日,我们不仅看到了Web的概念,还看到了一个可以真正改变世界的公共服务。

1991年8月6日,在一个名为 alt.hypertext 的新闻组(newsgroup)发布了他关于WorldWideWeb项目的进展,并邀请广泛的参与与合作,这是Web第一次被介绍给全世界。  

tim's email on Aug 1991 

Web技术在一开始,就开放给所有人,欢迎所有人的贡献和参与。许多人在Web上创建并分享内容,开发标准确保这一技术的互操作性和创新型,Web不只是一个知识和信息的存储库,更是历史上最独特、最强大的工具。

W3C CEO Jeff认为:我们在尝试用Web承载所有的民生需求(civilization needs)。随着新需求的出现,新技术被开发出来以满足这些需求。W3C关注在提升Web技术的基础水平。我们需要每个人的贡献,来确保我们正在以最好的方法,解决最需要被解决的哪些需求。

Web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W3C正在持续坚持我们的核心价值,坚持在标注中的开放、协作和创新,不断追求我们的使命——尽展Web无限潜能(leading the web to its full potential)。

感谢Tim,以及所有早期为创建Web而贡献努力的人们,这些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而且在未来仍将继续。同样,我们感谢所有参与了Web成长过程的人们,感谢我们的W3C会员,感谢Web开发者和所有的Web用户,感谢那些通过辛勤工作让Web真正成为全球化、所有人的平台,感谢那些正在创造Web未来的人。

关于Web的早期历史

在1989年3月,Tim Berners Lee 在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写下了 Information Management:A Proposal,提出了Web作为全球超链接信息共享空间的想法。1990年9月,Mike Sendall(当时Tim的老板)批准了他的研究计划,允许他利用部分工作时间研发全球超文本系统,并支持他购置了一台NeXT cube电脑开展这项研发工作。

1990年10月,Tim编写了世界上第一个Web浏览器(严格的说,是浏览器+编辑器),Tim将其命名为 WorldWideWeb(见下图)。后来,这个浏览器+编辑器被重新命名为 Nexus,从而将工具与其接入的超文本信息空间(即今天意义上的万维网,World Wide Web,简称Web)区分开来。 

early color screenshot of worldwideweb browser


下图就是当年Tim Berners Lee用于开发第一个浏览器和Web服务器的NeXT工作站,以及“Information Management:A Proposal”的复印件,以及第一本介绍Web的图书:Enquire Within upon Everything。

NeXT workstation used by Tim

 

1991年10月,Tim在CERN的同事 Robert Cailliau 加入了WorldWideWeb项目,帮助审阅和修改Tim的研究建议。1991年11月,CERN的研究生 Nicola Pellow 加入项目组编写了最早的文本行模式浏览器。Bernd Pollermann 也加入了项目组,在CERNVM 节点上编写了 XFIND 索引。在1991年圣诞节前,项目组演示了行模式浏览器、WorldWideWeb浏览器/编辑器,访问了一组超文本文件、CERNVM "FIND",以及互联网新闻组的文件。(2013年CERN重新发布了当年的在线版本的行模式编辑器,可访问 http://line-mode.cern.ch/)。

1991年在CERN进行了项目的演示和报告后,所有的代码都发布到CERN的中央服务器上。1991年8月6日,与 Tim 向公众介绍 WorldWideWeb 项目并邀请公众参与的邮件(该邮件发送到 alt.hypertext 新闻组邮件列表)同时,相关代码放到互联网上,通过FTP提供下载。1991年8月23日,第一位新用户访问了当时的万维网(Web),这一天(8月23日)也因此被称为“internaut's day"。

1991年秋,斯坦福线性加速中心(Stanford Linear Accelerator Center, SLAC)的物理学家 Paul Kunz 遇到 Tim Berners Lee,并将Web的概念带回 SLAC。1991年12月,Paul在斯坦福搭建了Web服务器,这是第一个欧洲以外的Web服务器。在这一年,越来越多的Web服务器联入网络,越来越多的Web网站出现,浏览器也获得了持续的发展。Web时代真正开始了。

1993年11月,在英国纽卡斯尔(Newcastle, UK)的会议上,Tim Berners Lee与MIT 的 David Gifford 讨论了Web的未来,David Gifford建议Tim联系时任 MIT 计算机科学实验室(Laboratory for Computer Science)的 Michael Dertouzos

到1994年底,世界上第一台Web服务器(info.cern.ch)的负载已经增长到3年前水平的1000倍以上。1994年2月,Tim 与 Michael Dertouzos 在苏黎世会面,讨论在MIT 设立一个新组织的可能性。1994年4月,DEC的 Alan Kotok(后来W3C的副主席)访问CERN,讨论了关于创建一个关于Web的技术联盟的细节。1994年10月,作为一个Web标准化国际组织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国际万维网联盟,简称W3C)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 MIT 正式成立。1995年4月,INRIA成为W3C在法国的总部(2003年,法国总部改为ERCIM);1996年9月,日本庆应义塾大学(Keio University)成为W3C在日本的总部;2013年1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eihang University)成为W3C在中国的总部。

更多关于Web历史的信息,请参阅:

万维网简史(A Little History of World Wide Web)

W3C时间线(W3C Timeline):2005年以后的W3C历史

Web基金会(Web Foundation):成立于2009年,致力于将所有人联入Web,通过开放Web加强Web的全球参与,请参阅 http://webfoundation.org/ .

万维网联盟(W3C):关于W3C会员参与W3C,以及W3C的官网(英文中文)。

W3C Blog:25 Years Ago the World Changed Forever

 

]]>
25
W3C Blog: 用WebIDL探索Web平台的交叉依赖关系 Thu, 14 Jul 2016 12:47:00 +0000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6/exploring-web-platform-cross-dependencies/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6/exploring-web-platform-cross-dependencies/ Dominique Hazaël-Massieux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6/exploring-web-platform-cross-dependencies/#comments Dominique Hazaël-Massieux

在W3C一年一度的W3C Geek Week后,Dominique Hazael-Massieux在W3C博客上发布文章,介绍了他的小组在Geek Week上的项目:利用WebIDL探索Web平台API的交叉依赖关系。全文大意如下:

 

大部分Web平台上的 JavaScript API (无论是在W3C还是其他地方)都依赖于 Web接口定义语言(WebIDL:Web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来描述。WebIDL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语法来表述 JavaScript API的各类信息,表达技术规范所需的行为以及继承关系。这是各类API、各个Web技术标准在表达语法和语义要求的共同基础,也为自动化的浏览器实现测试提供基础,帮助测试工具自动化检测对这些技术标准及 API 的支持情况。 

 

在2016年的W3C Geek Week上,Dom 与 Francois Daoust 一起,探索利用 WebIDL 发现Web平台的交叉依赖关系。我们基于 jsdom 库开发了一个W3C技术规范的爬虫(crawler),并抽取嵌入在标准文本中的 WebIDL定义。根据收集的这些数据,我们开发了一个简单的 WebIDL 图分析程序,来识别标准规范中的潜在缺陷(potential bugs in specifications),包括非法的 WebIDL 定义、重复定义的接口名、引用未定义的接口名、引用丢失等。进一步,我们还开发了一个简单的 WebIDL 数据浏览器,展示那些 WebIDL 接口被那些标准中的其他接口所引用。

 

这些工具的探索已经能够帮助我们自动化的发现一些W3C标准中的定义错误,我们希望这一工作能够继续下去,进一步探索这些 WebIDL 数据,并帮助未来的 API 开发者提供帮助,也为保持 Web平台的一致性提供支持。 

 

]]>
1
W3C Blog: W3C在世界物联网产业大会上展示物联万维网(Web of Things) Mon, 04 Apr 2016 20:11:00 +0000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6/w3c-web-of-things-at-industry-of-things-world/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6/w3c-web-of-things-at-industry-of-things-world/  Jeff Jaffe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6/w3c-web-of-things-at-industry-of-things-world/#comments  Jeff Jaffe

W3C参加了两周前(2016年2月25日)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的世界物联网产业大会(Industry of Things World USA),并展现了 W3C关于物联万维网(Web of Things)的未来愿景。W3C的首席执行官Jeff Jaffe代表W3C参加会议并做题为“”的主题报告。在W3C官方博客上,2016年3月8日,Jeff公布了自己的报告内容概要,大意如下:

会议主席Jeremy Geelan以一次对产业发展的回顾开始了本次会议。从J. C. R. Licklider对万维计算机网络的愿景,到Tim Berners-Lee发明万维网,从而激发了这一网络的广泛应用,花了27年之久。
 

于是,我说,在互联网的下一个驱动——物联网(IoT)的发展上,历史可能会重演。也就是说,除非我们有一个模型,使得物联网(IoT)可以广泛共享,否则我们很容易将进展推迟几年或几十年。具体来说,当前各物联网(IoT)架构及初步实现往往都是各自孤立的。目前在物理层有一些标准,但其上层的互通性严重不足。
 

wot world

例如,一个人的手表(作为IoT设备)可能会用到IoT可穿戴式应用(因为它是穿戴设备)、IoT医疗应用(因为它需要提取某人的脉搏信息并将其链入个人医疗信息)、IoT智能家居(用于控制家电)、IoT智慧城市(因为城市基础设施依赖于天气和交通数据)及IoT智能工厂(用以跟踪该设备的使用情况及环境条件)。但要跨越所有孤立的领域或平台,并要开发跨平台的应用程序,需要通用的数据模型、元数据和可互操作的分层模型。
 

由此,我介绍了W3C的物联万维网(WoT)模型和兴趣组。物联万维网(WoT)提供了一个具备互操作性的上层抽象层,来弥补物联网(IoT)各自孤立、难以互通的不足。通过W3C在物联万维网(WoT)兴趣组各任务组的工作,我们正在解决互操作性相关的问题:物体描述、API和协议绑定、发现和配置以及安全。
 

我与这一产业的多个利益相关方进行了对话,包括设备制造商、开发者、解决方案供应商。他们基本都同意,我们需要更大程度地关注物联网(IoT)的互操作性。
 

更多内容,请参阅 报告PDF 版本W3C Blog:W3C Web Of Things At Industry of Things World。感谢 W3C/Beihang 陈颖颖提供翻译。

]]>
2
W3C Blog: W3C工作重点及2016顾问委员会会议(AC 2016) Thu, 31 Mar 2016 07:29:00 +0000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6/w3c-highlights-and-advisory-committee-meeting/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6/w3c-highlights-and-advisory-committee-meeting/  Jeff Jaffe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6/w3c-highlights-and-advisory-committee-meeting/#comments  Jeff Jaffe

ac2016

W3C于上月在美国波士顿举行了2016年顾问委员会会议(AC 2016),这是最近几年规模最大的一次AC会议。在会议期间,W3C也向会员及公众发布了 W3C工作重点报告,阐述W3C的关注点。W3C的CEO Jeff Jaffe撰写博客文章,回顾了AC 2016的亮点,概要如下:
 

本次会议讨论了来自 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关于加密媒体扩展(EME,Encrypted Media Extension)规范的建议,详情请见 W3C关于EME标准化工作的信息。 
 

AC 2016的与会专家还热烈讨论了一个重要议题——什么是Web的下一个重大方向(What is the Next Big Thing for the Web)。每位与会者思考和他们认为重要的下一个Web技术热点,并通过一个在线投票系统表达了观点。在投票中,得票最多的几个方向分别是:Web安全、Web支付、物联万维网(Web of Things),以及Web核心平台(HTML、CSS等)。这些方向也映射到 W3C目前非常活跃的工作组。进一步信息,请参阅近期关于安全支付、WoT相关的博客文章,以及Web 平台工作组联合主席关于下一阶段Web核心平台演进方向的博客文章。 
 

会议上的其他热点包括:

-会议利用半天时间,重点研讨了Web与相关产业如何互相牵引,使Web展现更多潜力。来自主要相关产业领域的嘉宾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希望让Web技术能更适用于相关产业领域。具体内容请参见 电信领域Web支付物联万维网(WoT)数字出版汽车娱乐等相关的讨论内容。 

-在会议的午餐期间,我们设置了10个BOF(临时话题论坛)环节,将团队成员及感兴趣的AC代表聚集在一起就新兴方向进行研讨,这些讨论话题包括数字营销(Digital Marketing)、公司管理层可能关心的Web技术,以及最近引起产业界巨大关注的区块链(block chain)技术。

-会议利用一个下午重点讨论了已开展标准技术研究的进展,以及支撑标准研发的新兴工具。Nigel Megitt 的视频演讲介绍了W3C是如何首次赢得艾美奖,引起与会者的广泛兴趣。

-会议特别邀请了密码学和信息安全领域的著名教授,哈佛大学的Bruce Scheneier,做了题为“世界尺度的Web(The World Sized Web)”的主题报告,报告阐述了物联网对全球基础设施及Web技术带来的新的挑战,以及我们应对挑战所需的安全观,并重点关注在我们如何增强全球尺度基础设施的安全。
 

Jeff Jaffe的博客文章原文,请参见 W3C Blog: W3C Highlights and Advisory Committee Meeting。更多关于本届AC会议的详情,可进一步参阅会议指南会员参会情况,及W3C重点工作报告(2016年3月)。 

]]>
4
W3C Blog: 图说 2014 Tue, 13 Jan 2015 05:59:00 +0000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5/2014-in-figures/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5/2014-in-figures/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5/2014-in-figures/#comments

Infographic showing numbers for W3C activity in 2014

2014年是Web诞生25周年纪念,也是W3C成立20周年纪念。

W3C的Twitter帐号共有 107,000 个“粉丝”(followers)。如果他们连在一起,可一直够到国际空间站或天宫一号。

2014年,HTML5正式推荐标准发布,这是W3C历史上发布的第 335 个推荐标准(W3C Recommendation)。

2014年,W3C的各类邮件列表共发送邮件 59,584 封。如果将这些邮件全部用A4纸打印出来,将和两个相扑选手的重量相当。

截至2014年底,共有4,632 人活跃在W3C的各个社区组中,这些人可以填满 24.5 架飞机(按B737-300测算)。

2014对于Web是不平凡的一年。感谢您对W3C的关注和支持!

更多信息,请参阅 W3C Blog: 2014 in figures。 

]]>
5
W3C Blog: 开放Web平台的应用基础 Tue, 14 Oct 2014 09:45:00 +0000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4/application-foundations-for-the-open-web-platform/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4/application-foundations-for-the-open-web-platform/  Jeff Jaffe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4/application-foundations-for-the-open-web-platform/#comments  Jeff Jaffe

2014年10月14日:今年是Web 25周年纪念W3C成立20周年纪念。W3C于2014年9月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可扩展Web技术峰会(Extensible Web Summit),并将于10月26-31日举行W3C技术大会及顾问委员会会议(TPAC 2014)
 

为了在TPAC和W3C 20年纪念上引发讨论,W3C CEO Jeff Jaffe在W3C的官方博客撰文,阐述开放Web平台的应用基础(Application Foundation for the Open Web Platform),目前,开放Web平台得到广泛部署,HTML5成为正式推荐标准,什么是成为W3C未来开展工作的最高优先任务?在这篇博客文章中,Jaffe设置了一个目标:让开发者更易于使用开放Web平台。Jaffe提出了OWP应用基础的概念。
 

在博文中,Jeff Jaffe提出了应用基础的六个方面:

- 核心Web设计和开发

- 设备交互

- 应用周期管理

- 媒体和实时通信

- 性能调优

- 可用性和可访问性

- 服务 

- 安全和隐私

application-foundation

未来,W3C的技术架构组(Technical Architecture Group, TAG)将开展深入讨论。 作为讨论基础,我们将维护一个关于应用基础的Web页,欢迎您通过公开的应用基础Wiki页参与讨论。
 

更多信息,请参阅Jeff Jaffe的博客文章:W3C Blog: Application Foundation for the Open Web Platform。 更多博客文章,请参阅W3C Blog(中文)。欢迎您使用W3C官方博客W3C中国网站参与互动讨论。 

]]>
5
W3C Blog: 在灵活性与更广泛的一致认同中寻求平衡 Tue, 07 Oct 2014 19:53:00 +0000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4/decision-by-consensus-or-by-informed-editor-which-is-better/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4/decision-by-consensus-or-by-informed-editor-which-is-better/ Jeff Jaffe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4/decision-by-consensus-or-by-informed-editor-which-is-better/#comments Jeff Jaffe

W3C CEO Jeff JaffeW3C官方博客发表文章,讨论在Web技术标准制定过程中应当如何达成一致认同——是通过正式的认同流程(formal consensus process)还是由标准编辑(informed editor)非正式的收集意见而达成认同。

一致认同一直是W3C的核心价值,但WHATWG正在实行另外一种达成认同的方式,技术标准的编辑们通过他们的判断,决定是否存在一致认同。两种方式哪种更好,这在Web标准和技术社区中正在引发讨论。

Jeff Jaffe认为:两种达成一致认同的方式都有各自优势。很显然,优秀的标准编辑及高效的技术专家,采用后一种方式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这在WHATWG及W3C的很多社区组(Community Group)中都得到了验证。在W3C的很多工作组中,编辑(editors)也在使用这种方式快速的产生工作草案的不同版本。工作草案(Working Draft)并不需要在工作组内部完全达成最终一致,因为它只是个中间版本。但最好的编辑也可能会犯错误,因此在W3C中,这种快速流程并不能最终形成W3C的标准(或推荐标准,W3C Recommendation),除非它经过了正式的一致认同流程(formal consensus process)

今天,数十亿用户、数百万开发者依赖Web标准。尽管标准的实现者可以和标准编辑保持密切沟通,但包括 浏览器厂商、技术社区、Web内容提供商、用户、残障人士、Web相关的政策制定者、技术研究者、教育者、相关的各类标准化组织等,大家共同构成了全球范围的整个Web生态环境,Web标准的制定必须坚持开放标准原则(OpenStand Principles),包括认同流程、多数认同、透明、平衡、开放等。 

显然,在效率和认同之间存在着折中,W3C原有的一致认同流程也需要变革。我们正在寻求一个更好的平衡点。一个很好的例子是HTML。HTML4标准完成于1999年,我们用了15年时间才走到HTML5(今年晚些时候,HTML5将作为W3C的正式推荐标准发布)。3年前,我们开始尝试调整W3C的标准流程,在符合开放标准原则的基础上,更灵活(agility)的满足工业界的期望。这些改变包括:

- 设立社区组(Community Group),讨论那些还没有为标准化准备就绪的技术需求。目前,有超过4400名技术专家在179个社区组中工作,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开展标准需求及可能解决方案的前期工作。部分CG的工作已经纳入已有工作组或转移成为新的工作组。

- 修改了W3C的标准流程W3C Process),减少了不必要的流程环节,并给予工作组更多的选择,获得更加广泛的审阅和认同。

- 尝试模块化(Modularity)的标准开发策略:我们认识到一个巨大的一体化的标准很难推进。CSS 2.1过度到CSS 2用了整整13年。因此,我们在CSS标准的制定中尝试采用了模块化的方式,目前,许多CSS Level 3的标准模块已经稳定到“候选推荐标准(Candidate Recommendation)”的阶段,有些已经作为W3C的正式推荐标准发布。

- 加速W3C的标准迭代:W3C的HTML工作组制定了计划,在将HTML5作为正式标准发布的同时,也同步计划在2016年底前发布HTML 5.1,并可能在后续的HTML标准研发中采用类似CSS的模块化开发策略,我们可以期望未来的W3C标准将有更快的迭代周期。

- 标准的修正与管理:我们需要持续修改和完善以发布的标准。这一点在WHATWG中做的很好。基于技术社区的建议和反馈,W3C正在制定策略,以期提供更好的框架对已发布标准进行改进和完善。

欢迎您加入我们关于如何在灵活性与更广泛的一致认同中寻求平衡的讨论。您可以通过W3C的官方博客(英文)中文网站留言W3C中国微博留言,或通过公开邮件列表参与我们的讨论,也欢迎您与我们取得联系

更多信息,请参阅Jeff Jaffe的博客文章:

- W3C Blog:  Decision by consensus or by informed editor; which is better?

- W3C标准制定流程WHATWG标准制定流程

更多博客文章,请参阅W3C Blog(中文)。欢迎您使用W3C官方博客W3C中国网站参与互动讨论。

]]>
4
W3C参与第9届互联网治理论坛 众包方式定义未来Web Tue, 02 Sep 2014 20:36:00 +0000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4/crowdsourcing-a-magna-carta-for-the-web-at-the-internet-governance-forum/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4/crowdsourcing-a-magna-carta-for-the-web-at-the-internet-governance-forum/  Ada Rose Cannon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4/crowdsourcing-a-magna-carta-for-the-web-at-the-internet-governance-forum/#comments  Ada Rose Cannon

2014年9月3日消息: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 IGF)第9届年会于2014年9月2-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本届论坛将汇集来自各国政府、政府间组织、私营部门、科技界和民间社会的2500多名代表,探讨当前互联网治理方面的前沿问题。今年论坛的主题为“连接五大洲,增强互联网多方治理”,着重关注新出现的多方互联网治理模式,并希望论坛为涉及互联网治理的所有各方广泛而多样的观点提供全面对话的机会。
 

W3C参与了本次互联网治理论坛,并在9月4日上午的组织了关于Web的大宪章(Magna Carta)的分论坛,希望通过这个讨论回答Tim Berners-Lee在Web 25周年纪念时提出的问题:什么是我们想要的WebWeb的基本权利(Magna Carta for Web rights)是否可以通过众包(Crowd Sourcing)形式从Web的众多用户中得到?
 

W3C正在通过开放标准的努力,帮助人们为此类问题寻求创新的解决方案。最近,W3C启动了社交网络工作组(Social Working Group)Web注释工作组(Web Annotations Working Group),通过加强开放Web平台,支持人与人更便捷的协作。 
 

互联网治理论坛(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IGF)成立于2006年11月,是联合国根据2005年11月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的决定而设立的,是与互联网治理问题有关的开放式论坛,秘书处设在瑞士日内瓦。目前,IGF已成为联合国框架内讨论互联网治理问题的重要平台。
 

更多信息,请参阅Harry Halpin的博客文章:

更多博客文章,请参阅W3C Blog(中文)。欢迎您使用W3C官方博客W3C中国网站参与互动讨论。   

]]>
0
W3C庆祝开放标准原则OpenStand发布两周年 Fri, 29 Aug 2014 05:50:00 +0000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4/w3c-celebrates-two-years-of-openstand/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4/w3c-celebrates-two-years-of-openstand/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4/w3c-celebrates-two-years-of-openstand/#comments
OpenStand 2-year anniversary graphic

2014年8月29日,W3C庆祝开放标准原则OpenStand发布两周年。2012年,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互联网架构理事会(IAB)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互联网协会(ISOC)万维网联盟(W3C)共同发布了一组构建现代标准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即OpenStand开放标准准则。
 

OpenStand强调的五项准则包括标准组织间的广泛合作、标准开发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包括流程、多数认同、透明、平衡、完全开放等)、基于技术考量选择和定义标准、标准规范全球可访问以确保采用和实现,以及标准成功取决于市场选择等。OpenStand希望标准开发能面向全民的利益,通过一组开放的活动,汇聚全球力量开发、部署和采用标准技术,已经逐步确立了现代国际化标准的开发模式 。
 

两年来,OpenStand已经获得很多认同。英国政府在2012年晚些时候公布的开放标准原则在很大成都上采用了OpenStand的基本原则。2012年,W3C也评估了自己的标准流程与OpenStand的符合程度,从那时起,W3C不断改进标准制定流程,2014年8月,W3C启用了新的标准流程,我们在过去两年时间内,也在HTML工作组中开展了采用创作共用CC-BY及W3C文档许可(W3C Document License)的双重许可的尝试
 

我们欢迎您加入到这一浪潮中,帮助开放标准准则(OpenStand)在Web的多方开放治理进程中获得更多认同。更多信息,请参阅:

- OpenStand官方网站演讲材料宣传画,以及加入OpenStand

- W3C Blog: W3C Celebrates Two Years of OpenStand 
 

更多博客文章,请参阅W3C Blog(中文)。欢迎您使用W3C官方博客W3C中国网站参与互动讨论。   

]]>
0
Web Components获2014 NET AWARD最佳新技术奖 Fri, 09 May 2014 05:49:00 +0000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4/web-components-won-the-best-new-technology-2014-net-award/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4/web-components-won-the-best-new-technology-2014-net-award/  Coralie Mercier https://www.w3.org/zh-hans/blog/2014/web-components-won-the-best-new-technology-2014-net-award/#comments  Coralie Mercier

netaward-2014

2014年5月9日消息,W3C的Web应用工作组(Web Applications Working Group)提出的Web组件技术(Web Components)在一组新技术提名中脱颖而出,获得2014 net Award最佳新技术奖。W3C的技术架构组联合主席 Dan Appelquist 在伦敦举行的颁奖典礼上代表W3C接受了这一奖项。
 

Web组件允许开发者使用HTML, CSS和JavaScript开发具有封装特性、可重用的Web小部件(widget),这些小部件可以在桌面端、移动端重用。基于Web组件开发应用可以减少代码规模、提高代码的效率,并更加易于维护。W3C感谢 Web应用工作组以及Web组件标准的编辑团队 Dominic Cooney, Dimitri Glazkov, Hajime Morrita, Hayato ItoRafael Weinstein卓有成效的工作。
 

2014年是Web诞生25周年,W3C成立20周年纪念。20年来,Web正在向一个开放标准、支撑创新、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发展。感谢Web组件及其他新技术不断推动Web技术向前发展。我们也期待更多的Web技术创新,让Web尽展无限潜能。
 

更多信息,请参阅:

- NET AWARD 2014评选结果

Coralie MercierW3C Blog: Web Components Won the Best New Technology 2014 Net Award

- W3C Blog: W3C多项工作获2014 NET AWARDS TECHNOLOGY提名

- W3C发布的Web组件概述(Introduction to Web Components)的工作草案

]]>
4